时间: 2025-03-03 03:49:14 | 作者: 爱游戏体育全站app
随着广东全方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战鼓擂响,云浮市新兴县闻令而动,从总体谋划,到具体施工图、任务表的落定,多管齐下,下足硬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果。
数据显示,2023年,新兴县实现GDP317.59亿元,同比增长2.1%。继续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400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经济综合发展力在全省各县(市)中分别位列第7位、第11位。2024年上半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3.8亿元,完成固定投资总额56亿元……由此可见,新兴县不断巩固“进”的态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也更加迅猛。
新兴县于2023年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创先类典型县,并在2023年度广东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考核评价中获得创先类典型县良好等次。
如今,新兴全县上下坚决扛起“百千万工程”创先类典型县的使命担当,进一步紧起来、动起来、干起来,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新兴县以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为契机,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聚焦“强一产、优二产、活三产”的发展思路,全方面推进多要素发力、多产业融合,逐渐完备一二三产业布局,推动各项产业齐头并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兴县坚决做厚做实县域“家底”。大力实施园区产值倍增计划和主导产业提升行动,相继引进了奥通玻璃、合泰生物科学技术、华郎智汇科技等一批重点项目,2024年上半年园区实现工业产值69.88亿元。全力发展预制菜、排米粉、淡水鱼、丝苗米、凉果、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全县累计建成省级“菜篮子”生产基地4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2个、“粤字号”农业品牌21个。聚焦培育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新成工业园区“一区多园”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培育现代农业、金属智造、文旅产业、排米粉、预制菜、凉果“六大百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确保“政银企村户”家庭农场项目早日落地见效。
培育壮大以金属智造、先进装备制造、生物科学技术、有机食品为主导的工业产业,集中发展以不锈钢餐厨具、铝型材等为代表的金属智造业,促使新兴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高端不锈钢制品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通过深化“一园多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以省实验室云浮分中心、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等科技平台持续赋能“百千万工程”,县内新兴起的产业实现能级量级“双提升”,2023年有20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有111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构建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代表的全域旅游业,着力写好“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文章,2024年新增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共有国家4A级景区3个、国家3A级景区5个,是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连续5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总实力百强县。在“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总实力百强县”位居第71位,是全省唯一上榜的县。
聚焦人居环境建设,新兴县着力绘就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兴新画卷。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全域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回头看工作,建成“四小园”近3400个,面积约57万平方米,全县共有美丽宜居行政村173条,特色精品村自然村150条。大力开展农村里的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13座,村级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率达73.79%。截至2024年8月底,已完成“三沿”区域及其他重点地区、重要节点农房风貌提升1094栋,完成率58.69%;高速公路出入口可视范围内存量农房品质提升已完成33栋,完成率86.84%。全县存量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已完工1740栋。
新兴积极打造美丽圩镇“新兴样板”。深化美丽圩镇建设专项改革试点,全县12个镇全部达到宜居圩镇标准,新兴县天堂镇、太平镇成功创建成为全省美丽圩镇示范样板。开展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12个乡镇的农房风貌摸底排查,制定了农房风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奖代补”工作细则以及风貌指引,完成农房风貌设计通用图集编制。
打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攻坚战,新兴持续加大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推行“整县托管”的运维模式,委托专业的工程技术团队对全县镇村两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项目进行统一托管运营,解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有人建、无人管、管不好”难题。
推进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推行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市场化收运处置制度,持续打造新城镇、天堂镇、簕竹镇三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成县建筑渣土消纳场、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中心并投入运营,推进循环经济环保项目建设,有效解决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
在新兴大地,公园、广场等城市“绿洲”棋布星陈,满眼的绿意让人心旷神怡,充满生机与希望。近年来,新兴县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中心,全力推动“党建红”与“生态绿”深层次地融合,全面擦亮“全国‘两山’发展百强县”绿富美底色。
不久前,新兴县委书记、县第一林长陈哲江,县长、县林长赖鉴铭签发了2024年第2号林长令——《关于快速推进绿美新兴生态建设的令》,要求全县各级林长、各镇各部门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部署要求、市委“365”竞标争先体系,推动绿美新兴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新兴样板,全力以赴交出云浮建市30周年历史大考的新兴答卷,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当前,新兴全县上下正齐心协力,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新兴2号林长令要求,深入推动乡村绿化美化。镇、村林长要充分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开展县镇村绿化攻坚,要因地制宜,结合乡村地理位置、自然禀赋、生态环境状况、景观需求、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等情况,科学规划,注重“绿”和“美”的有机融合。新兴县还要求各镇村建立全面的网格化常态管护机制,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将管护措施细化到树,乡村绿化专家技术团队要下沉一线,及时为各镇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栽植一株、成活一株,造林一片、成活一片,切实提高乡村绿化工作成效。
此外,新兴县突出抓好干线公路绿化品质提升,积极创建绿美公路,对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两侧1公里范围内的林地进行森林品质提升,对公路用地红线内的绿化带、隔离带、出入口、互通立交、站场等地段进行绿化品质提升,全方面提升新兴干线公路沿线绿美水平,营造优美的绿化景观节点。通过统筹推进森林步道、绿道、碧道、古驿道建设,加速林网、水网、路网“三网”融合,进而建设相互连通绿美生态网络。
在绿美新兴生态建设中,新兴各级人大代表充分的发挥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精准把握“百千万工程”的战略方向,牢牢抓住绿美新兴生态建设这一战略举措,将助推绿美新兴生态建设与“百千万工程”结合起来,以实施绿美新兴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和乡村绿化行动为契机,突出“绿”的底色。并通过热情参加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典型村建设、绿美生态建设,率先示范开展系列履职活动,助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努力创造物质更富足、精神更富有、环境更优美的高品质生活,全力打造“一城山水满地绿”的绿美新兴。
奋进“百千万工程”,新兴全力以赴,凝聚合力谋发展。积极拓宽社会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的方式和途径,广泛汇聚和整合社会资源,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深入实施驻镇帮扶“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双百行动”、“三乡行动”。
截至2024年7月,通过驻镇帮扶“十百千万”专项行动,12个镇共有27个带动100户以上的农户产业,联农带农7474户,实现年户均增收15886.33元;共培育建成乡村振兴车间21家,吸纳农村劳动力3469人,人均增收21327.67元;全县驻镇工作队推动268家企业与154个村(居)开展结对共建,投入资金共5201.96万元;以自然村为单位,组建互助工作队1043支,吸纳队员15480余人,带动群众改造、提升“四小园”3000多个,引导超过11万名群众参与爱绿植绿护绿兴绿活动。
在此基础上,新兴县强化改革赋能,持续激发全域活力。持续推进放权赋能强镇,下放第四批县级行政管理权限11项,赋予各镇更多自主权;创新“土地融发展”模式探索撂荒地恢复机制,以簕竹镇为试点推行“田长制”,获评广东省田长制先行县综合评价奖;推行“政银企村(户)”共建模式,2023年底实现了全县199个村(社区)年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的目标;推进“政银企村户”共建家庭农场项目建设,确保2024年110个试点自然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目标。
加快全县创新驱动发展形成新局面,产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产业创新效益实现跨越,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成形,力争成为具有全省影响力的产业科学技术创新中心。这是新兴县的愿景。
新兴提出将全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快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创新资源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互强,大力支持企业增资扩产、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做好“土特产”文章。在此基础上,快速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聚焦“产城人”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壮大“六大百亿产业集群”,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品质,慢慢地加强县城和圩镇的综合承载力、要素集聚力、辐射带动力。
该案例入选了最新出版的《“百千万工程”广东实践》第二卷。该书由谭海清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公版,全国公开发行。
上一篇:“辽工服务”渠道上线发动典礼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