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喜时”用匠人初心打造民族品牌

时间: 2024-06-03 21:21:22 |   作者: 不锈钢锅具

产品详细

  立志给大众带去烹饪喜悦时刻的“喜时”锅具,是位于崇明新村乡的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注册的自主品牌。“十一”长假之前,喜时锅具经明星钟汉良在拼多多平台“吆喝”,三天销售了3000多个。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销售活动,正慢慢的变成为冠华销售新模式。作为“五五”购物节区领导带货产品,最近一段时间,“喜时”正在通过多种运作,培育、打造自己的品牌。

  崇明西北角的新村人,对冠华有感情。这个发端于1979年的企业,历经初创、转型、发展、创新四个阶段,用40年时间,写就一部中国锅具企业的改革开放史。冠华企业的“操盘手”,是今年65岁的总经理黄勇,他这辈子专注于一件事,带领两代冠华人,秉承垦拓精神,不断鼎新革故,孜孜以求打造一口属于崇明冠华的好锅。

  1979年“上海环洲不锈钢制品厂”创立,他是冠华前身。作为新洲村的村办企业,初创期8名职工主要为周边几个国营不锈钢厂生产配件,做配套服务,黄勇带着新村人,实现从农民到工人的一次转型。十年摸索,环洲厂拥有了自主生产不锈钢产品的能力。不甘于为他人做嫁衣的黄勇,迈出从工人到商人的第二步。由于环洲产品质量过硬,1989年,环洲厂与上海轻工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代工外贸不锈钢锅具,一家农村小厂开始尝试挣“外汇”。之后,工厂发展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起起落落,一路虽有磕磕碰碰,但黄勇带领员工摸着石头过了河。

  1997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贸生意几乎归零,环洲厂与上海轻工不得不分手,意味着长久以来依赖上海轻工而拥有的外贸出口经营权,没有了。在黄勇职业生涯中,这是他和他的300多名员工,遭遇的一次“寒流”。

  “是生存还是毁灭?”在企业最困难的2000年,黄勇面临一次选择,要么回归体制内,去做他原本安稳的镇党委副书记,要么舍弃“铁饭碗”,带领他的员工继续将企业经营下去。

  但企业坚持到底有多困难?环洲厂与上海轻工的分手,所有的资金都给轻工抽走不说,留给环洲厂的,就是厂房和机器等不动产,而即便是这些不动产,也已经抵押给了银行。

  “我有300名员工,我有对工厂的感情,我有对未来的信念。”凭着这股力量支撑,黄勇义无反顾选择“下海”。他拿出自己所有家当,从银行“赎回”环洲厂“硬件”,又通过朋友引入香港方面资金,再加上员工入股,前后共筹集近500多万元资金,让环洲厂完成从村办集体企业向纯民营股份制企业的转换,黄勇创办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让企业存活下来,订单是硬道理。上阵父子兵,黄勇在企业抓生产的时候,二十出头的儿子黄华峰开始跑业务。由于与上海轻工多年合作基础,冠华的产品质量在国内外有了一定口碑,通过不断与老客户沟通,台湾日新公司给出第一笔订单,让企业有了重新出发的信心。

  在现在的销售版图上,冠华产品已经覆盖欧美等100多个国家,为WMF(福腾宝)、菲仕乐、荷兰皇家品牌等代工生产,是冠华人不懈奋斗的结果。如今,两代冠华人打造的这一口好锅,已经在世界各地厨房,让各种肤色的人享受烹饪的喜悦时刻。

  黄勇应该算是生活的极简主义者,每周休息一天,每天必下车间2小时,日常穿企业员工服,极少出去应酬。他50平方米的办公室,除了摆放整齐的资料,就是几个锅具产品,最“壮观”的,要数离他办公桌最近的墙壁上,那一排192个反映工厂情况的显示屏。黄勇说,“这40年脑子所想,皆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有关。”

  从2000年企业筹集资金,到十年之后,企业经过一次清算再增资,冠华的发展,在黄勇谋划下,一直顺风顺水。黄勇说,2000年出资10万元一股,到2010年每股溢价300万。“分红时,很多员工看好冠华,增资时选择把股份留下。”

  为员工谋福利,为股东谋发展,这是黄勇创办企业的“初心和使命”。从创办初的8名员工,到40年后1300多名,黄勇拼搏的半生,最大成就是给新村几千户家庭带来安居乐业的生活保障。

  “革故鼎新,追求卓越”八个字,在冠华随处可见,这是企业的文化,也是冠华的精神。时代洪流,如果说每十年企业都要有一次“蜕变”的话,黄勇已经历了四次。前面四十年,或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变化,或者几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黄勇是在“应对危机中抓机遇,在顺应变化中谋发展”。而站上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门槛,黄勇这几年为企业的布局是,“在企业平稳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打造属于自身个人的品牌,为企业未来20年成为中国锅具界‘老大’作准备。”

  注册喜时品牌,那是10年前的事了,当时注册商标,是为企业未来发展打基础。先求生存,再求发展,走一步看十步,这是黄勇一贯的经营之道。“公司发展涉及9家法人股东利益,1000多个员工生活,每一步都要稳妥审慎。”

  稳妥审慎是黄勇作决策的原则,但一旦决策完成,他的“大手笔”“快速度”都是有目共睹的。“商场如战场,机遇稍纵即逝,在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黄勇的革故鼎新精神,是企业永葆青春的秘密所在。

  “以党建为引领,在崇明打造一个像样的工业旅游项目,让红色资源成为企业生产力,将文化与文明的力量汇聚冠华,培育打造喜时这个本土品牌。”这是黄勇为企业站上第40个年头再出发,为在国内大循环中作出本土品牌贡献而制定的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从2019年起,冠华先后投入1500多万元,分别打造喜时品牌展示馆和冠华党建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品牌展示馆内,向各方来宾、游客展示企业文化、冠华销售网络、各类获奖证书,尤其是直观展示多年来冠华生产的各类锅具和自行设计的喜时品牌产品。还有一个中央厨房,厨师为大家现场演绎锅具的不同功能。党建服务站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合一阵地,分为初心厅、使命厅、奋斗廊、伟大开端图片展等,以党建为引领,成为崇明广大党员群众红色教育基地、文明实践站点,也让冠华成为“四史”教育的网红打卡地。

  “培育品牌需要效应,前40年企业抓质量、促生产;后20年,企业聚人气,做推广。”黄勇说。

  中国民族品牌,也叫自主品牌、国产品牌,是指中国(本国)企业原创,产权归中国企业的品牌。例如华为、海尔、上海家化,还有体育界李宁、汽车行业奇瑞、吉利、比亚迪。毫无疑问,这一些企业都是目前市场上具备一定竞争力的优质企业。

  在国内锅具行业,目前占领市场占有率比较大且知名度较高的,有苏泊尔、炊大皇等。这一些产品,在全国一二三线城市,或者说各超市商场,随处可见,年销量可观。但“喜时”并不服气,理由有二。一是喜时产品,质量过硬,比如冠华外销产品中,像WMF(福腾宝)、BERNDES(宝迪)等锅具,都是国际知名烹饪锅具品牌,这些made in china的锅具,从贴上外国商标的那一刻起,身价立即翻倍。但冠华高级工程师李中伟自信:“冠华运用上乘的304不锈钢制造的‘良心’锅具,即便用到淘汰,质量也是有保证的。”二是冠华造锅,绝对专业。冠华企业是国内一家40年专注于锅具制造的企业,因此,2015年被中国炊具行业授予“中国不锈钢锅具中心”称号。这称号,在全国3000多家规模性锅具厂家中,属冠华独有。更不用说冠华拥有的132项专利和“上海市名牌产品”“上海市著名商标”等大大小小无数称号和荣誉。

  40年打造了一口上乘好锅,这份专业精神,是冠华人培育自主品牌、民族品牌的最大底气;而中央基于国内外形势作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更是冠华人加大转型步伐的动力所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黄勇父子俩是审时度势后提出打造自主品牌、培育民族品牌的企业战略。但企业每转型一步,必定要比平日付出更多,而转型之后给予股东的回报,同样也是巨大的。比如,企业贴牌生产锅具的现有毛利率5%左右,而自主品牌的毛利率近20%。

  于是,冠华在“十一”前,投资10万元,试水拼多多平台,虽然三天销售3000多口锅业绩令人欣喜,但投入和回报不一定成正比。“但我们一定要要试水各种平台,并且要不断尝试各种销售模式,现在我们卖的不是锅,而是‘喜时’品牌。”一直负责产品销售的黄华峰,对打开国内市场的步骤和困难有着清醒认识。“现在喜时展示馆,每周都有直播销售活动,在国内做品牌营销,需要雄厚资金作铺垫,还考验企业研发新品能力,锅具型号和品种越多,花钱的那群人就越广。”

  除此之外,政府为企业的搭台,也让喜时有机会闯出更广阔市场。明年中国第十届花卉博览会在崇明举办,喜时作为花博会服务品牌商,品牌效应会随着花博会溢出效应水涨船高。另外,在政府部门牵头下,喜时得到百联集团鼎力支持,给予了诸多优惠政策,不远的未来还将进驻全国各大百联商场、超市,与国内同行业锅具展开平等的市场之间的竞争,逐步增加国内销售份额,为上海制造作出贡献。

  目标在前,喜时已经在路上。喜时离民族品牌有多远?目光有多远,理想就能到达多远。因为,革故鼎新,使命必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上一篇:爱仕达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下一篇:沪上锅具代工大王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计划” 3000口定制锅具“日光”